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FT–埃森哲中国企业国际化论坛

杨葳:中国企业实现“走出去”的困境

2013-06-20

中国企业走向全球是我们这几年来非常热门的话题,不仅仅是大家在工作中谈论的,实际上也是很多企业的领导和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我们都希望能够推动中国企业走向全球,不仅仅是走向全球,更多能够打造真正像全球非常有竞争力的,而且能够实现基业常青卓越绩效的企业,这是我们每个人最终的梦想。

从2008年以后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一直是非常激进的,我们一直关注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在座有一些我们合作的客户。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从我们选择要去投资或者收购的一些对象,到后面我们投资了,或者我们已经把业务开拓到那儿了,但更多是我们怎么样去管理,怎样在之后的这样一个道路中,尤其是交易已经成功,但真正在交易之后和投资之后我们怎样形成全球化、一体化的运作,能够从一个企业价值导向和通过一些管理手段,底层软性的管理能够使我们实现真正全球化的提升,我们一直在关注。从和一些企业的合作中也是能够总结出或者发现一些企业的问题。所以,去年我们和EIU一起在整个亚太区进行了这样一个调研,这个调研刚才张总也提到了一共包含了240多家企业,有中国企业、有韩国、日本、东南亚的一些企业,通过这些调研我们发现整个亚洲都在走向全球,在整个大环境中我们想找出大家共同的问题和总结一些企业的优秀经验,能够和大家共同分享,也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在整个国际化的道路上怎么样能够通过国际化的手段真正成功的完成中国企业面临的转型的问题。

历经十年,中国企业初步实现“走出去”

我们有一个统计数据,十年中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发展非常迅速,红色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金额。如果我们把它和十年前相比,它的整个投资以20倍的速度在增长。所以,我们看到中国企业这种对外投资的信心和这种劲头是非常强劲的。

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成熟度较低

我们一方面通过调研,一方面通过访谈,也通过我们在中国帮助一些企业在整个国际化道路上发展中做的一些工作,我们看到和国外一些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真正的国际化的水平还真的是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这个初级表现在几个方面:

虽然我们在国外投资虽然迅猛,比十年前增长了很多,但和美国、日本这种真正活跃的在国际化投资的企业相比我们的总额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小的。

我们看所有国际化企业海外业务和收入占整个企业的比例来讲,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小的。我们做了一个标准普尔500家企业的调查,我们把它看成从国际来源的收入和以前国内收入相比平均占到27%,但在中国只是14.1%的水平。

从品牌知名度上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过去十年中,中国企业跻身全球五百强的个数增加了很多,但2012年Interbrand发布的全球最佳品牌百强榜上没有一家中国企业的名字,所以,中国企业虽然在规模上跻身全球500强,但真正从品牌知名度和卓越绩效上还是和国际领先企业很有差距。

我们再看国际化的程度,尤其国际化和全球化走得非常卓越的企业,它的领导团队全球化的程度已经非常高了,很难看出它在全球领导团队中有母国和外国之分,而是真正一个全球化领导团队的组成。我们调查了在全球财富500强中的10家中外企业,中国企业只有22%的高管具有国外教育背景,17%的高管具有国际工作经验,但是在全球化比较成熟的企业中相对而已这个比例分别达到36%和86%,所以从领导团队上国际化的视野、全球化合作的氛围、能力和文化相对有一些差距。

从经营业绩上看,我们通过和EIU对200家企业的调查问卷发现,只有37%的中国企业认为自己在国际化的运作中过去三年达到了它当时的预期,所以,整个国际化的发展和取得的效益并不像我们自己设计的目标那样顺利。

中国企业未来海外扩张之路将面临重重挑战

从未来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投资环境来看,中国企业要面临更大的一些挑战去更好的发展我们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道路。

中国企业获得海外投资将付出更多的承诺和成本。我们都知道很多国家制定一些更严格的法律和法规,不仅仅是限制或者更多是有一些你要付出更多的承诺,可能才会获得一些交易和投资,这些都和前几年不一样了,从这一点上我们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准备。

企业的海外运营管理的风险和难度加大。我们也都知道,在整个海外投资里面,一方面我们可能在一些政治局面或者经济局面不太稳定的国家,可能投资会占得比较多,再有一些是在经济比较稳定的国家中,它可能对中国企业,尤其是有一些民族企业导向型的政策或者规定使得我们和前几年的投资环境也不一样了,从雇员管理和当地运营管理都存在很多风险,比如对HIC的增加,在能源行业和资源行业的重视程度,都会对我们原来在当地的运营带来更多的要求。

还有一些法律手段、合同等等,这里不细说了。

尽管面临挑战,中国企业领导层仍拥有最强的“全球梦想”

虽然我们所有企业都知道走向全球化的道路不那么顺利,还是很艰难的,但从整个大家的心愿来看实现“全球梦想”的心愿是非常激进的。在我们问到有没有进行海外扩张的意愿里,中国在所有的国家里独占鳌头,43%的企业都认为在未来三年中要继续加速在海外进行业务发展的意愿。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五大困境

通过我们的调研和访谈,我们认为在未来的这样一个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会面临五大方面的困境。一是战略困境,二是执行力薄弱,三是管控困惑,四是人才瓶颈,五是文化软肋。

1、战略困境

我们访谈的企业来讲,他们在真正走出国门前没有一个总体的战略导向,我出去究竟是为了什么?很多企业是因为我拿到一个国际投资或者项目使得我走出去了,这就是我的成功,但它和我整体战略的匹配度,和整个企业未来长远竞争力的创造,以及全球的布局是什么,很多企业没有想清楚,但就是为了我要国际化而国际化,这就是我们看到普遍的问题。

在我们调研中可以看到表示我们要扩张,或者是加速海外业务拓展的企业中,仅有20%的企业表示他们是了解海外市场的,是了解当地的这种市场环境的,所以,这些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家在走向海外之前没有做很好的准备,没有对整个当地的市场和自己的战略意图做充分的研究和充分的论证,就急于冲出去了,这是我们看到的很多中国企业目前的一个问题。

2、执行力薄弱

我们知道中国和成熟跨国公司相比毕竟在管理打造上时间是不长的,我们在国内管理上都没有形成一些很好的机制,这时候我们走出去了,那么走出去很多企业可能完成了这种收购交易,或者完成了它这种投资,但是如何用一套非常完善的,比如说后面整合的能力、运营管理的能力能够把这些战略执行下来,这方面还是很薄弱的。

举个例子。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企业战略是战略,但是最后计划是计划,实际是两张皮在走,很多战略指出来以后就悬在空中,当我们谈到真正用规划和计划把它落地的时候就衔接不上了。这时候怎么用战略通过一套循环和工具,能够使得我们每年经营计划和绩效都和我的战略挂钩,我们没有一套很成熟的工具,把它变成一个日常化、常态化的流程或者是管理的常态在走。

3、管控困惑

在我们的这种访谈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访谈的是国内的以及他们在海外的一些分支机构。可以看到在总部这边,以及在海外这边,实际上大家对一些理念是不一致的,比如像很多中国企业认为决策的流程和权力过多集中在全球总部,使得当地的响应能力和决策速度都滞后,使得我们真正的当地业务的发展受到一些制约。

在调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只有29%的中国企业认为它现在已经有了这种信息技术的架构,作为它的管理支撑手段去管理整个全球的运营和一些日常的管理流程,还有38%的企业认为它已经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国际化运营管理的流程。所以,从看到这样一个回答的比例也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已经准备好了能够有能力管理多地域、多文化的遍布全球的业务,这也是我们可以看到的进一步可以改善的地方。

4、人才瓶颈

我们可以看到,回答最多的是存在跨境文化的障碍,还有一些是中国很多的企业,它没有信心去管理这种境外的员工队伍,43%的回答都认为它是没有信心去管理境外的人员。我们没有办法去吸引海外的人才和保留人才,所以,人是支撑我们真正国际化业务发展的最主要的核心支柱,但如果人才方面我们不做好的话,我们的支撑力就没有了。

5、文化软肋

我们大家回答最多的是没有办法去建立一个共同的企业或者社会的价值观,我们也都知道,中国人有自己传统的价值观念,我们在运营企业的时候有一个运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但是到了海外以后,尤其是和当地的员工以及我们并购过来的企业,或者说我们雇佣了很多当地的人员,是不是这种价值理念怎么能够去融合,或者说怎么能够去包容或者互相理解,这都成为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关心的问题。

我们在整个访谈里也访问一些国外被中国企业雇佣的员工,他们认为在整个给这个企业进行服务的时候,他很难有归属感,他不认为他被当作企业的主人翁,他觉得没有这种信赖的关系,同时他也没有看到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非常光明的通道,这都是我们怎样重新思考,从人才、文化角度能够更好的利用本地化的人才,为企业更好的发展,这样才能把一些国际化很成熟的经验和优秀的实践植入中国企业,帮助我们企业能够更好的成功。

中国企业未来国际化的发展中四大关键成功因素

1、搭建新型国际化运营模式,向价值链高端转型。中国企业在过去的开放之后几十年中,一直在全球这个大的分工上在制造环节为全球进行加工。但因为我们的成本和几年前相比,这种红利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企业都谈到我们向价值链的高端转型。怎么才能转型?这是很多企业想通过国际化作为一种手段,能够达到这样一个转型的,但在这样的转型中我们是否做好了全球整合布局,能够从价值链端到端布局角度实现我的转型和价值的提升,这是我们要考虑的。

2、我们在整个管控机制上,怎样能够做到卓越全球化和卓越本地化,我怎么样能够保留我自身内部的一个强大的管控规则——内方外圆,同时我在面对市场和客户的时候能够很灵活的适应当地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深知当地市场和客户的特征,能够回过头来制造我的产品,或者能够贴近市场的这种服务,这都是我们从运营模式上和管控机制上一定要考虑的,我们叫做全球和本地的平衡。

3、提升领导力国际视野,塑造全球思维。

4、突破人才瓶颈,真正建立一个跨文化组织,建立核心价值观念,能够用这种包容的核心价值观念形成一个全球一体化的运作,这也是我们认为中国企业未来几年在国际化的发展中应该走向的方向,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今天我就简单做这样一个报告,希望更多通过接下来的交流,能够和大家更多的互动,知道大家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困惑和成功经验,也是对我们作为一家咨询公司来讲也是更好的促进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安德鲁•斯莱德,英国金融时报记者,1963-2025年

这位才华横溢但谦逊的新闻编辑在英国《金融时报》新闻编辑部广受敬佩。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1月11日

您对本周的全球重大新闻了解如何?来做个小测试吧!

AI驱动设备主导消费电子展

科技公司展示了嵌入汽车、电视和洗衣机中的AI新设备。

TikTok警告称,随着美国最高法院审议撤资或禁令法案,平台可能会“陷入黑暗”

法官质疑字节跳动旗下平台的言论自由论点,该平台正试图阻止迫在眉睫的最后期限。

争夺月球电波的竞赛

FT研究发现,商业无线电频谱申请份额的增加显示出对未来月球经济的押注。

中国的太阳能行业可能再次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经历了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跌的困扰后,有迹象表明该行业可能正在接近底部。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