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中关村大讲堂第一期

中关村大讲堂第7期问答实录

主持人:

戈 杨 FT中文网编辑

嘉 宾:

曾启泰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审计合伙人

余 滨 星空华文传媒CFO、土豆网前CFO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精彩的发言,让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接下来我们会有半个小时的交流环节,我就开放这个时间,交给大家,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示意,我们的工作人员会把话筒递到您身边,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包括您的问题就可以了。

问:两位嘉宾好,主持人好,我们是做纳米材料的,目前处在初创的阶段,现在公司成立到现在差不多一年时间,我们现在和一些投资机构在谈风险投资这块,我们公司现在在困惑的一点,前期因为公司规模比较小,不知道跟投资机构谈的时候,前期无论是法务也好、财务也好,我们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员配置,或者我们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呢在这两方面?

余滨:这是创业公司最常见到的问题,我还不是特别了解你的公司,你这个融资是因为你接下来发展的话确实需要这笔融资了,还是你只是觉得可能想引入一些更好的投资人,对你将来有一个提高?就是在资金的需求上你是真正的需要资金?

问:两方面,在资金的需求上我们是有这样实在的需求,另外一块也是想借助投资人的专业化圈子,来拓展我们未来的市场。

余滨: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你去来融资的时候,一个是很被动的,你非融不可,就是你没钱了要融,这你没有很多的选择必须融。但是如果是你自己的,虽然利润不大,但是你还是盈利的,你的现金流还是慢慢长的,这时候你要想一下你融资的时间。对你来说要融了,你不需要考虑刚才说的,因为融资的时间点很重要,你融的太早会被欺负的,因为你毕竟规模很小,它给你一点钱会拿到你比较大的股份,虽然你再找人员配置,甚至找外部机构帮你做估值,但是你还是在下手,就是你在做协商的时候你肯定会被欺负。也不叫欺负了,因为你需要,土豆的第一笔融资只有50万美金拿到20%多的股份,这跟它最后一轮融资4000万美金只拿到百分之十几,真的是天壤之别。

刚才问你那个问题,我的建议是,你如果非融不可,你现在不需要公司内部做任何的人员配置,但是你必须请到帮你的人,律师是必须的,你要请一个律师帮你。你很小,如果人家愿意投你,而且你也看中这个投资人,比如像红杉等这些比较大的,它对你未来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你带一个财务的人过去,他也不一定认,这时候它更多的是,在你早期更多的是看一个人,我是不要投这个人,以及是不是要这个行业,所以你做产值估值,你是可以做的,但是他们会觉得你有点作,有点矫情,就是有点计较,而且你其实没有上手,说句实话这么早。

我的建议是,律师肯定要找一个,因为毕竟这是一个公司,这里面的条款起码不能被绑的很厉害。然后其他东西你还是可以谈的,所以这个律师很重要,主要还是跟这种大牌的投资者的一个协商和沟通。

如果投资人不是太好,太顶级,只是你确实需要这个钱,他作为第一轮进来的话,你倒是可以找一些专业人士帮你做估值,因为你公司毕竟有利润了,你在这个基础上参照同行业、参照国外做一个估值,你起码起点不会被它压得太低。这完全要看你在跟谁谈,怎么谈,这是我的一个建议。

问:您的想法就是说,如果和一些顶级的投资机构谈,就是估计可以忽略掉,是这个概念?

余滨:因为我觉得你跟顶级的谈的时候,你还是很想让它将来带来,因为大的顶级的投资他会跟的,就是后来二轮、三轮、四轮会一直支持你,它不会说投一轮跑调,像IDG这些,你看它投过的任何企业,他看好会一直捧着你,一直会跟着你,这个价值是很大的。你要能说服这样人的投你,第一轮的估值不用很计较,后面第二轮、第三轮,你不计较他也会帮你计较,他会帮你做得很好。这是第一次的建议,如果是很不怎么样的投资人,只是能给你钱,像有一些还会去找煤老板,那时候你一定要找一个人去更好的在财务上给自己一个支持。

曾启泰:余总告诉我们,作为我来说,我觉得企业跟对方谈的时候条款是最重要的,这个条款将来公司的成果是否有增加,刚才说融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可转债,将来转成投资的股票。这方面刚余总也说了,将来我们股东就是股权有机会担保,如果公司觉得很好了,当做一个融资的原因,将来股东有控制权,对于你来说一个很大的损失,所以刚开始融资的时候要想清楚,看清楚再做这个决定。

问:余总您好,我了解了一下,2014年中概股在美国大概有10家公司上市,前两年因为做空之后,当地的一些投资人会对国内的一些企业产生一些心理变化,我想问一下现在美国资本市场对国内的企业是什么看法?这十家企业为什么集中选择在2014年上半年在美国上市?

余滨:现在路上面还跑了两三家,还正在路演的。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他们都挤在上半年,因为下半年有巨人阿里要去,所以大家都在试图躲开它的锋芒,就是阿里和京东这两个,可以说阿里会成为美国IPO融资额最大的一次IPO。在这个情况下为什么躲开它呢?比如我们是几个最大的机构投资,比如老虎基金、黑石,我们手上都有自己的名单,最大的这家马上就要来了。前一阵中概股有一些调整,我会手里清掉一些盘子,把钱留着,等着这家来我要买它。所以很多人要跑快一点,因为你在它后面,人家把钱投进去了,可能一时,比如今年我的投资业绩、份额做完了,可能明年还做,那么后面上来的不会投了,除非你顶级的好,但是我也没有钱了,大家都会集中在前面。对于中型公司有一些影响,要考虑的。对于一些小公司,融资额可能就是几千万、八千万、1亿的美金,影响也不大。我们看到美国的机构投资人,第一钱真的是多的是有的,第二他还是比较的谨慎,如果他看好你的话,他不借以说投了阿里就不再投了,不会。很多同行一起聊这个事,是不是阿里走了之后谁也别上了,我认为不是这样的。你那个风头先避过,它上来以后一个季度你先别冲那个了,就是我说的窗口期,你再等一个季度,你融资额比较小,还是会有人买的。

第一个问题,你刚才说浑水公司做空之后,机构投资人,或者美国对中国的看法等等。我不知道你们注没注意,前一段时间,美国的一个政府机构,它专门为阿里上市发了一篇文章,就是要美国机构投资者投资要谨慎。什么意思呢?言下之意,第一跟浑水公司,跟之前做空中国中概股,然后中概股也不争气,一做就一个空,让人家一抓抓到的一个原因。第二个跟阿里巴巴之前的支付宝VIE架构的转移,实际上也是一个阴影,虽然它后续做了很多的弥补,包括很多钱给阿里巴巴,但是这些就让美国的公司觉得中国的公司是没有内控的,你这么重要的一个支付宝的股权,可以在没有股东大会的情况下就自己转掉了,然后你事后做这些补偿,也给他们造成一个印象,就是中国内控、公司治理都不太规范。

说实话,这也是事实,因为你如果跟美国上市公司做比较的话,中国公司就算你上了市,还是有很多地方是欠缺的,刚才说他们对中国的看法确实是有负面。为什么还是这么多家上去,我觉得最大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确实是够大的一个市场,爆发点、增长点,因为你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盘子,对于投资人来说哪里钱多、哪里利益大他就在哪里。虽然有这些案例,但是它没有扭转。什么时候不投了,其实也不是说浑水公司也搞别的市场、别的公司也搞的,但是中概股比较的集中。其实要担心的是整个中国大环境,像房市等,大家都担忧的,这是他们比较担忧的,倒不是个案。我们每次出去跟投资人,到国外去也好,或者他们到中国去也好,他们问很多的是政府的监控、市场、房地产等等,他看很多宏观的对象,你在宏观下面一两个爆掉不影响它投这个使臣,但是如果宏观掉的话,个案就完全不会再去期盼了。

曾启泰:另外一个理解就是说,我们谈了很多遍,就是关于公司的内控,这是最重视的问题了。现在上市公司的资料披露也很快披露出来,什么东西需要披露,其它人可以重做,很容易造成一些问题出来,另外就是他发现你财务积累,然后跟这个行业比,如果这个行业好的话,他可以拿出来。对于公司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财务控制、财务管理、财务披露,尤其披露是真实和准确的话,不担心浑水那边怎么做。

问:我们属于一个医药的企业,做抗肿瘤药的研发,我们是具有全球创新药物企业,现在面临几轮融资之后,公司考虑将来上市的问题,比如考虑在大陆,还是在美国的纳斯达克或者纽交所,现在看市场对这种公司的认识、估值是挺要命的因素,所以想听听嘉宾对市场行业这方面的看法?

曾启泰:我觉得去哪里上市,首先看公司的规模有多大,有美国、中国、香港,对不同的公司要求不同,大公司当然是到美国了,因为美国那边投资者很多,他们也钱多。因为它们是遵循价值投资方法的,他们觉得这个公司有价值的话,他们的估值也会多一点。但是如果公司规模没有那么大的话,那就到香港和中国了,中国的话,像之前来说,有600多家企业在排队,你多长时间能够论到公司上市呢,这是一个大的问题。到香港的话,刚刚提到大陆企业到香港,要看它的架构是什么样的,需不需要到大陆去审批,直接到香港上市。就是看这个企业规模有多大。

余滨:我补充一下,首先看一下公司的门槛达到了没有,就是A股、H股,然后美国股市它们的要求是不一样,你盈利了没有?

问:现在还没有盈利,因为我们做西药研发,最快的产品已经做了8年了,才到的二期的临床,但是今年数据能出来,有可能走绿色通道,进入新要的证书,今年就申报了,但是总体在亏损,所以我们一直在融资,现在完成C轮融资的。

余滨:你如果在亏损状态下你也没有什么选择,你就去美国吧。因为A股和H股对业绩的要求不仅仅是当年的要求,还有前面三年的累计历史业绩要求都有上千万的要求,如果你公司一定需要上市了还有很多的原因,一个是你资金不想再融D轮、E轮了,你想到公开市场去,你就是要走了,那你现在亏损的情况下就去美国了,没有办法。还有一种你的投资者等不急了,你8年的,人家要退出了。

问:现在在公司战略上考虑,比如我们在境内,就是融一轮资之后,买一些有现金流的企业,把它业绩做起来,那样估值会高,因为国内的PE是很高的。我问一个,谈新一轮的融资,其实距离上一轮才一年多的时间,如果考虑上市,上市之前肯定还有一轮融资,融资的时间大概留出多长的时间?

余滨:其实你启动以后再融的话就不是非常合格,因为你启动IPO节奏已经很快乐,你再去这个融资,而且一旦IPO启动你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和最后的版本不能差太大。一般我看到比较近的有6个月的,3个月都已经算是挺短的了,因为你这时候估值太高很难吸引到价值投资人,他觉得我还不如再等一等,上市的时候很公平,一般来说我觉得6个月是比较合适的时间,半年到一年。多说一句,毕竟对公司每个员工都有影响的,你最后一轮如果离得太近,你后续发股票,给员工的估值也会上升,他会有一个参照,归参照你最后一轮融资,那你这一轮发的股票价值也就不高了,比如你本来将来想上市10个亿美金,这一论进来是6个亿了,4个亿对于很多人没有太大的价值。

问:我们这次谈估值距离去年的一轮跳得比较高,有高管考虑一下子跳这么高对将来上市有影响了,你留得空间并不大了,甚至对资金有压力。这个估值怎么看呢?因为现在有分歧,现在市场上也是一个小众,他不可能进入所有的投资人,就是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投资人对公司有一个评价,包括一些证券公司对投资人身份的参与?

余滨:你就说怎么确定最后一轮投资?

问:对,就是靠近上市之前的这一轮的融资价值怎么估算,比起以前有一个较大跳跃,还是中性一点,保守一点,还有这个融下来,我这个上市,我先撑几年。

余滨:其实你融资的时候,基本上都希望高估值,因为你最后就是希望公司高估值,现在如果在你没有上市的时候,你还亏损的时候,就有人愿意这么高估值的给你,除了考虑你上市价格的浮动以外,还是建议你拿高估值。高估值只有谁比较高兴,就是投过来的人,因为我们也见过上市价格比最后一轮还要低,这时候你会发现最后一轮进来的人会组织人上市。也有一部分长期眼光的投资人他会顶你,你就是比我低了我也会跟着买,因为他太看好你了。我记得好像是唯品会的最后一轮,就是比他最后一轮进来还低,在IPO的时候,他还是跟了,最后证明他跟得是完全对的,因为他要顶它上去,上市以后,他相信公司的业绩很好,像你已经到第二轮临床了,离你收获的季节很近了,他看到你未来5--8年都是收获期,所以你虽然IPO的价格很低,他还是很愿意进去。唯品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虽然IPO的时候比它最后一轮融进去还低,但是它现在已经全部都挣钱了,包括最后一轮,包括IPO。最后一轮你如果是高估值,作为你公司来说没有大的损失,公司高估值卖总是好的,低估值你就是稀释的股权大,这没有什么区别。唯一还有一个区别,从投资人上来说,你要考虑到将来上市他会阻碍你,就是最后一轮进来的人,他如果没有长期投资眼光,有的人就会阻碍你,他会觉得你现在估值还没有我那轮低呢,你先别上,然后就搞得你们很难受,搞得管理层很难受。从管理层来说,高估值唯一的坏处就是你发股票,发股票你完全自己可以控制时间点的,你就应该早点发,我一直的建议说你早点发,既然要发,比如你留出20%是给管理层和员工的,你就早点发,人家在你这儿工作,越早拿股票越低,你留到D轮了,D轮估值已经6个亿了,你虽然发给我一大堆,我也很怕,到时候你IPO的时候还不如6个亿,那我拿你这个不是白纸一张吗。所以你这个D轮融资就是这两个线你去考虑,就是你的投资人是否有长远眼光,如果有长远眼光高估值你可以让他进来,对公司没有坏处。然后你做你的发股计划的时候,你知道你要做D轮,你早点发掉,不要等到1轮之后,你就很难发比它低的。

问:搞好两个关系。

余滨:两个关系要搞好,因为你最了解你的投资人。

问:VIE的结构大概什么时间调整改,可以不影响到上市的窗口期?

余滨:VIE为什么要改?

问:前一段时间出了安博教育,被打的很厉害,做什么叫托管。

余滨:那个案例我不是很了解,我了解的从法律上,就是从上市的路径上,VIE没有关掉门的,中国也叫了很久了,从2011年底开始,有的说VIE不批了,要放缓了,但是始终这个条例我没有看到它出来,有一段时间确实说了很长时间,包括怎么审批这个VIE都会变得很难,我们也没有看到。现在如果你做好VIE架构的话你不需要改的,VIE上市的很多,在美国接受程度很高的,在香港我知道VIE会令人在上市过程当中增加一个VIE架构的问卷,你的律师,因为你有VIE架构,要专门做一个比较长的问卷,要问政府机构,要采访很多人,这是唯一我理解上的VIE上面的地方,其他的好像没有,我现在公司也是VIE。

曾启泰:作为VIE来说,这部分VIE不用改,除非说你觉得有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当初的时候这个VIE是有问题的,可能有一些公司不能放进来。美国就是减少VIE比香港高,香港接受VIE。理论上不允许外资进入这个行业,他所接受的VIE。你不应该有VIE的情况,就是说你公司有VIE的情况香港就不会接受了。

问:像一般在美国上市的话,CFO聘请都是在上市的前6个月,但是一般这样的话,他过了一段时间就会离职,他们之前会签一个协议什么的。我想问一下,如果CFO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理解行业,要推向市场,他是怎么跟资本市场在整合资源和销售股票这方面的经验?

余滨:中国企业在学习和成长,你说的6个月才找CFO的事现在越来越少了,很多企业会提前找,至少一年,就是我打算明年上,我今年会提前12个月寻找。第一是因为你寻找这么一个人也不是很容易的,因为中国的CFO行业其实也是比较年轻的,最早之前是你说的那种人是比较早期的,是投行出来的人,他为什么6个月就进来,他不愿意很早进来,因为他也帮不了公司真正的业务、财务制度建立,因为他也不懂,他没有财务专业背景,他就是投行,他会卖,他会讲故事,讲故事和卖不需要多长的时间,你进来6个月,公司干什么的,什么事实四,业务都可以摸得很清楚。因为投行很熟悉上市的过程,投行把公司的上市过程走完,它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CFO的角色不仅仅带领公司上市,更重要的是上市之后怎么帮公司把财务制度也好,财务运营也好,包括公司我刚才说的,全部理顺,这样的人就不能太晚去寻找。你现在看到很多的公司、很多的企业他们都会很早去跟CFO谈,这是我看到的一个变化。

另外一个变化对CFO的能力的要求,之前更多是你能卖,能讲故事,英文好,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怎么样。现在像曾先生这种就比较火一点,要四大的,就是第二波的四大的出来的比较受欢迎,因为四大的一般英文比较好,然后他做了十来年合伙人的,对会计准则都很了解,然后也审过这么多家企业,所以他对企业的运营业也都有一些基础知识,所以他们上手之后可以很扎实的把这块做好,所以你看到第二波就是找这些人。

现在越来越精了,就是第三波,第三波找什么人呢,你有没有做过上市,现在要求越来越高,好企业看你有没有做过,看你做了之后是不是会很快跑掉。CFO现在圈子里面有一个玩笑叫职业CFO,他做一个套现就走了,他再做另一单,再去掘另外一个金库,所以你看CFO会做两年跳一个,做两年再跳一个。

现在企业比较的聪明了,因为现在很多有很多有名的国际投资人进来,他们都了解了,你找的这个人不光要能卖公司,还要有财务的知识背景,然后同时还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不是那种两年一跳的,公司也受不了,我刚把公司治理差不多了,你又跑了,而且CFO换了,对公司的股价都会有影响,所以这个职位还是比较重要的。

这是一个发展的眼光,我们国内的企业也是在学习和成长,我是觉得挺高兴的,企业也认识到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能帮到企业的人,而不是像原来刚开始不懂,不懂人家能忽悠就叫进来的,帮你一卖完他就走了。

另外企业在留住CFO的时候也可以考虑,都会有限制了,一般有4年的限制,就是你干完一年才会拿1/4,你CFO走的话也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利益最大化,如果公司没有什么问题你干吗要走呢,你慢慢把自己的股票也都拿了。

有一些公司会比较的激进,会发一个RSU,是零成本的限售股票,一般的限制也是在时间上,希望你多呆,有的人会谈就谈两年,有的人还是四年,但是它没有成本的,在他走的话他会决定更轻一点,他觉得两年我拿这么多差不多,就走了,这也是企业要考虑的一个,对CFO一个是能力,另外一个怎么留住他。

问:我之前有一个朋友他前一段时间在香港上市,他之前做了两家上市在美国,他就对比了一下,美国资本市场和香港资本市场,说香港这边主要是重视监管,然后美国是重视披露。在香港披露形同虚设,有一些觉得无论是披露还是其它方面就没有美国那边严格,我想请曾先生大概分享一下香港这边资本市场。

曾启泰:其实在香港来说,香港有一个上市条例,就是公司交易达到某个程度,达到某个金额可以做披露了,这件事情蛮重大的,有时候他们会让同行和股东去审。你刚才说香港的制度披露不严格,是因为美国那边有很多的机构投资者,公司就会披露多一点事情出来,机构投资者愿意去买他们的股票。但是香港不同了,他们觉得我只有符合要求和规定就可以了,他们觉得做披露多一点他们的股价也不会上升很多,这就是香港和美国不同的原因,美国那边投资者是机构,他们投资方面是很高,但是在香港来说可能都是一些比较。

主持人: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咱们大讲堂系列的活动到这个时候结束,感谢大家的时间。请我们再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两位嘉宾,感谢他们分享!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争夺月球电波的竞赛

FT研究发现,商业无线电频谱申请份额的增加显示出对未来月球经济的押注。

中国的太阳能行业可能再次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经历了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跌的困扰后,有迹象表明该行业可能正在接近底部。

洛杉矶的标志性社区化为灰烬

成千上万的房屋和企业被摧毁后,好莱坞之乡艰难应对。

IMF警告:特朗普关税威胁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美国贸易政策的不可预测性正在推高全球的借贷成本。

与特朗普打交道的艺术

当选总统关于潜在领土扩张的激进主张,是盟友学习其谈判策略的速成课程。

美元的主导地位意味着关税不是唯一的手段

美国对全球金融服务的掌控可能为特朗普提供另一种施压手段。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