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市场活动

《明报》专访张力奋:新闻教育核心专业与自尊

2010年6月10日《明报》 作者: 邵君義

是次与英国《金融时报》(FT)副主编,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的访谈,原订为一个多小时,结果聊了长达两个多小时,从香港新闻业到大陆传媒教育与新闻自由。于上海长大的他,1988年到英国留学深造,一去二十年,留在彼岸的国际传媒机构,先是BBC,后加盟FT,不仅养成了纯正的英国口音和优雅语气,表达意见时也保持了谨慎的态度。

一月中旬,张力奋暂时放下伦敦繁重的工作,到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逗留一学期,当客席教授。 “我属于两栖动物,一直在传媒与学界游走。做新闻做累了,就爬上岸来,到大学里歇歇脚,教教书,想想问题。2003 年我曾去台湾政治大学客座,这次有幸能当几个月香港人,体验香港的实情。”虽然张力奋谦虚地表示自己对香港新闻界理解有限,但也分享了一些独到的看法。

香港传媒趋“小报化”

“香港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一直很特殊。在冷战年代,香港几乎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的唯一窗口。她是贸易自由港,也是资讯自由港和国际新闻重镇。香港的报业风格独特,中西合璧,言论副刊自成一体,政治立场多元,以不同声音,服务不同的读者群或阶层。”张力奋坦言,九七回归以后,不少国际传媒机构或移出香港,或减员,不免削弱其国际新闻中心的地位。而本地的传媒业,现况也不景气。“近来读报,觉得以前香港报纸最独到的大陆报道与评论,现在似乎单薄了,有退隐之嫌;社评对重要的公共议题有时缺乏声音或明晰的立场;同时,传媒‘小报化’的趋势与煽情加剧。不少人感觉香港传媒的自我审查越来越明显,但也有观点认为香港新闻自由大体上无碍。九七之后,香港进入一国两制,尤其是媒体产权转承的问题出现后,公众对新闻自由的讨论渐渐增多,比如香港电台这样的公营媒体如何当好社会公器、私营传媒的社会责任、媒体与政府间的制衡,港人很关注这些问题,能听到很多不同声音,这是好事。”

张力奋念新闻出身,既拥有博士学位,又是传媒人,一直关注大学新闻教育。“新闻教育,最重要的东西却在新闻实务之外,那就是人文通识与批判精神。否则这门学科很可能学不足,术有余。”张力奋认为,两岸三地的新闻教育受美国的影响最深,以培养专业记者为宗旨,重视实务。 “英国则不同, 鲜有新闻专科,求诸于人文通识教育与训练。记者的学科背景极广泛,很多念的是历史、文学、经济学、政治或哲学法律科学。英国人的思路是,一旦有基本的人文学养,懂得如何独立思考分析,如何采集评估证据,甄别知识,有了基本训练,以后经过专业训练,做什么都成。当然包括当记者。”

大学应是理想绿洲

无论哪种新闻教育方式,张力奋认为,新闻技巧虽重要,却不是最根本的。他停顿了一下说: “新闻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专业精神与自尊。自己必须瞧得起自己。如果一个社会不尊重新闻教育,不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实践新闻理念,他们只能在痛苦之余,希望把课堂里学到的东西赶快忘掉。”

张力奋又表示,大学应该是个思想的乐园。现在大陆很多大学,规模庞大。但问题是,校园的“围墙”越来越低,甚至完全倒塌。“大学应是最后一块理想的绿洲,倒不妨把围墙修筑得高些,至少能抗拒一些些外面的乱象。”中国社会的转型剧烈,大学正遭受官场和市场的双重诱惑,保持住自己很艰难。“就拿新闻教育讲,大陆现有近800 所新闻传播科系,在校生达20 万人。如果新闻业与记者得不到基本尊重,新闻教育的处境就很尴尬很无奈。”

北京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呼吁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几天后,湖北的人大代表李省长因不满一名女记者提问,夺下对方录音笔,引发公众特别是新闻界的强烈反弹。张力奋说:“在权力面前,记者如果得不到基本的平等与尊重,大学里讲再多的采访技巧恐怕也是徒劳无力。李省长若能顺应民意,向记者说声道歉,应是对中国新闻教育的特殊贡献;另一方面,记者也需要自尊。两会时,年轻记者变采访为追星,签名拍照,国事娱乐化;如果红包和有偿新闻泛滥,令公众侧目,记者的专业地位只能是空谈。”

基石学科被边缘化

在英国生活多年,张力奋谈到,不只香港和大陆,一些有深厚人文教育传统的发达国家,大学教育也日益商业化,知识仅是工作挣钱的资本。 “比如,现在美国仅有百分之二的大学生读历史,却有近四分之一读商科。英美欧陆大学的哲学系历史系越来越边缘化,招生人数下降得很快。但是,可悲的事实是,这些被边缘化的学科,正是大学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基石。”张力奋认为,东西方都出现这种不幸,但西方的人文教育历史毕竟漫长,底蕴深厚,有老本可吃,不会一下子消失,而东方的情形无疑更坏。

张力奋一边喝着中国茶,一边说,他接触过不少香港的传媒同行,相当敬业本分,立场独立,坚守专业底线。当记者提到香港记者的人工待遇颇差时。他自嘲说,当记者辛苦,很难发财,但至少要让他们过舒适体面的生活。你要让记者担当公众责任,少受诱惑,就不能对他们礼薄。如果人工低,精英人才面对新闻业可能退避三舍,这是公民社会的不幸。

“记者头上有光环时,人称‘无冕之王’。受诅咒时,骂名更多。新闻的生产毕竟是人的活动。人有欲望、有偏见,会轻信片面。好的新闻教育则训练学生如何克服人性弱点,按照大家认同的一套专业规则来行事。”他如是说。

张力奋说,记者尊重自己,社会才会尊重你,先有鸡再有蛋。“第一是记者必须坚持专业操守,保持独立;第二是社会必须体恤他们的专业精神。”所谓专业自尊,或新闻道德,在张力奋的眼中,都与专业主义有关。“要相信自己所做的对社会公众有益。如果不守底线,传媒就会失去社会尊重,其商业价值亦会受损。其实,专业精神不只是纯粹的道德追求,也是商业利益保障机制。权威与公信力是最重要的资本,这是长远之策。大陆一些报刊明确声明拒绝红包和有偿新闻,经营上都很成功,如《财经》、《第一财经周刊》和《南方周末》等,就是例子。”

老记者稀有而重要

张力奋记起近期看过的一个民意调查,是各种职业在香港受欢迎和尊重程度的排名榜,结果并不意外,排头数名的不外乎消防员医生护士等与治病救人有关的职业,记者排行中间偏后,排名最低的是风水师,这大概与陈振聪脱不了关系。张力奋看罢也不禁会心微笑。对新闻业未来,张力奋虽怀有期待,却不无隐忧。“你有没有发觉,新闻从业人员越来越年青。记者是碗青春饭,老记成了是稀有动物。哪有白宫或唐宁街10 号记者会上的一片白发记者!这很可惜,专业精神与经验的积累与传承变得很困难。”他说,新闻是人文生产,需要时间,成熟是重要的资产。

谈到大陆传媒界现状,张力奋说,眼下有意思的是看似矛盾的两条线。“一方面,大陆的言论空间仍在拓展,资讯选择增多,舆论与观点多元,不同群体的声音在增加;另一方面,政府正在强化对传媒的管制力度,运作在高度细化。我觉得,只有这两条线加在一起,才是较完整的故事。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大家突然恍然大悟,新闻与传媒成了大家都想玩却都不熟悉的新游戏。”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洛杉矶的标志性社区化为灰烬

成千上万的房屋和企业被摧毁后,好莱坞之乡艰难应对。

IMF警告:特朗普关税威胁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美国贸易政策的不可预测性正在推高全球的借贷成本。

与特朗普打交道的艺术

当选总统关于潜在领土扩张的激进主张,是盟友学习其谈判策略的速成课程。

美元的主导地位意味着关税不是唯一的手段

美国对全球金融服务的掌控可能为特朗普提供另一种施压手段。

美国就业报告远超预期,国债收益率飙升

美国银行表示,“强劲”的数据将破灭对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希望。

里夫斯寻求恢复伦敦金融城与中国的联系

英国财政大臣访问北京期间将推动伦敦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