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中国路径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特别策划

智能制造的中国路径

今年年初,国务院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纲要,这成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也被外界解读为中国版的工业4.0计划。

在此之前,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美国发布了工业互联网计划。事实上,在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深刻挫伤了全球实体经济之后,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重振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

对于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来说,这个战略的发布意味更加重大。按照规划,《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强国路线三步走的第一步,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工业3.0时代,到2025年进入全球制造业第二方阵。

智能制造的目标是实现柔性化、定制化、高效率和低能耗的交付,而传统制造业是通过大规模标准化重复生产实现成本和质量的可控,我们认为,技术革命推动了三个趋势,使智能制造的柔性化定制和大规模生产能够很好协同并存:

直面消费者:互联网+使制造企业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获得以前很难获得的客户洞察和产品洞察。我们认为未来的消费品制造业会和零售行业深度融合,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定义苹果或者小米是一个零售企业,或是一个制造企业。未来企业在价值链中间所处的地位取决于企业对于消费者和产品的洞察掌握程度。

产品智能化:使得硬件的标准化和软件的个性化成为了一个趋势,从而使规模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和谐统一。在3D打印技术和材料科学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硬件的定制化成本还是非常高的。我们看到苹果手机通过软件实现了千人千机,而之前诺基亚需要有非常多的SKU去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今天,工程机械、智能家居、车联网等都在通过产品的智能化来实现个性化的体验和服务。

大数据驱动:大数据驱动的前提是行为的数据化,今天无论是客户、员工、价值链的参与者,还是设备、产品、甚至周边环境都能够被数字化。分析技术能够完美洞察客户、产品、设备和生产过程,从而重新定义企业的研发、生产、供应链、营销、客户服务和物流体系,为大规模定制的柔性生产提供智慧的大脑。

在这个大的浪潮中,产业界、媒体、企业有很多的观点,同时也开始在不同领域有很多尝试,我们有以下几个观点供大家讨论和参考:

1、转型之旅:工业4.0对于企业或者行业而言,是一个端到端的转型过程,这个转型的驱动因素是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制造业有机会以可接受的成本获取广泛的数据、从而形成更深入的客户洞察和产品洞察。基于洞察,来重新定义和设计自己的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和供应链体系,从而实现规模效益下的个性化交付。同时通过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提升自身的生产效率和资产利用率,降低能耗和污染。

2、洞察为先: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和智能工厂往往会被认为是工业4.0的三大核心要素,其中智能产品是获取消费者洞察的最有效途径,但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成为智能产品,全渠道营销和上下游生态链也是帮助制造业获取洞察的另外两个主要手段。获取消费者和产品的洞察是智能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3、自我重塑:基于消费者、客户、产品、生产设备、工艺路线的大数据是智能制造的大脑和灵魂,大数据会帮我们重新定义研发过程、生产工艺、采购模式、场内物流,供应链体系,工厂布局和设备升级。从而重塑整个价值网络

如何获取洞察:

传统意义上,消费品和部分工业品制造企业通过渠道向消费者交付产品,并通过市场调查等手段来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从而帮助自己进行产品研发。另外的部分工业品企业向他们下游直销产品,销售团队往往是帮助他们了解客户的主要来源。

“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智能产品帮助企业改变了获取消费者反馈和行为数据的方式,甚至能帮助消费者个性化自己的产品。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有苹果、小米以及大量的可穿戴设备。而实际上很多传统的耐用消费品和工业品制造商也在通过使自己的产品更加智能来获取对客户和商品的洞察,比如一家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很早就在自己的产品里增加了智能控制模块,设备的定位、开工情况、运行状态等都通过互联网传到企业总部,目前已经覆盖了超过二十万的设备,从而帮助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大数据;一家领先的医疗器械公司在自己的产品上增加了类似的功能,并以此作为产品状态监测的辅助依据,为他们的客户提供预测性检修和维护服务;一家领先的燃气灶具公司正在使他们的灶具和锅具成为智慧厨房的核心平台,从而来获取消费者的烹饪和饮食习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设计;惠而浦和IBM签署了深度合作协议,通过在产品上的传感器来构建产品的实际应用状况大数据;车联网正在帮助汽车企业重新定义自己的产品和客户……

但并不是所有消费品都可以变得智能,例如传统的鞋服产业,尽管市场上也有智能童鞋等有益尝试,但从产品特性、使用习惯和性价比的角度,大多数鞋服产品并不适合增加智能模块,类似品类有很多,例如洗护,食品等等。对于这些产业,构建全渠道营销体系是获取消费者洞察的重要途径。实际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消费品制造企业在做渠道转型,例如蓝月亮从传统的传统的大卖场渠道营销大举向社区清洁顾问和线上渠道进行转移,这些全渠道体系的建立将帮助消费品企业更贴近和理解他们的消费者,并研发和制造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同样也不是所有的工业品都能变得智能,例如化工产品。在这些工业品行业里面,和自己的上下游更好的互动、构建生态圈、共同创新是增加客户和产品洞察的关键因素,实际上一家中国顶尖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就在十多年前开始和IBM在集成研发咨询项目开展全面合作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不仅产品上市时间压缩一半,在不影响产品开发结果的情况下,此企业将研发费用减少一半。

转型重塑自我:

在获取了对客户和商品的洞察后,企业需要建立制造业自己的工业大数据体系,这个大数据体系需要包括客户、市场和商品的反馈,也需要能够汇总内部的设备状态、物流、生产过程、能耗等数据,建立模型,来转型和重塑自我。

首先我们看到,基于消费者和产品洞察以及产业链大数据来指导产品研发和营销的模式正改变产业格局,苹果、小米和富士康的模式正在很多行业上演。一个领先的全渠道零售企业正在利用其对空调品类长期耕耘所积累的大量线上线下数据尝试构建ODM模式(自己设计针对目标市场的空调产品,然后交给空调制造商进行贴牌生产)。在这个消费品制造和零售博弈融合的过程中,掌握大数据、用来指导研发、营销和整合价值链的企业会成为苹果或者小米,侧重于生产效率和规模化的企业会成为富士康。

通过大数据体系来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强化客户体验和服务也是很多制造企业目前的正在走的转型道路,前面提到惠而浦和IBM的产品数据分析项目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增强客户服务。我们看到,产品的个性化往往在硬件层面比较具有挑战性,而通过智能的软件平台,则为客户化定制提供了更经济的可能性,phone就是典型的在一个标准化硬件平台上通过软件平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的案例。

当然仍然有很多制造企业投资智慧的制造设备,通过高度的工厂自动化来为消费者提供基于大规模定制的个性化产品,汽车产业在这个方面走在行业的前列。其他行业,例如红领制衣在服装行业,尚品宅配在板材家具定制设计和交付上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在大数据体系的指引下,制造业的供应链体系也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很多企业正在根据消费者,运输,设备等大数据调整自己不同品类的供应链网络,并优化自己的场内物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大数据体系下,很多企业产生了跨界创新火花,前面提到的装备制造企业正在和保险公司合作,基于设备的工业大数据设计全新的保险产品。我们也看到车联网正在为寿险公司更精准的定价提供数据模型。管材公司和装备公司部分开放他们的数据体系,为他们的客户提供预测性检修的依据,同时也为生态链的小伙伴提供后续服务和备品备件供应的商业机会……

达成未来之路

工业4.0的愿景是美好的,但达成愿景的过程对中国企业而言是一条艰苦的转型之路,和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先进制造大国相比,中国公司在通往智能制造的道路上,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人力成本不断攀升,低端的制造业往东南亚等劳动力更加廉价的国家转移,分流中国制造业规模;此外,技术在快速推动制造业转型,消费产品制造业将与零售行业深度融合和博弈,工业品制造业也将朝生态圈方向发展,这两大因素直接推动中国工业企业转型脚步。

智能制造需要帮助中国企业解决的问题也十分清晰: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价格战、劳动力成本上升、小批量多批次的定制化。智能制造应该带来的正面效应是:个性化产品、服务型产品、敏捷化生产、资源高效利用,以及跨界融合的能力。

中国企业普遍的优势是,

大多数民营企业处在一代或者一二代交接过程中,企业领头人有非常旺盛的企业家精神

没有太多历史包袱,后发优势明显

电商环境成熟先进,消费者接受新事物的速度非常快,为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外部环境,

有庞大的训练有素、工作勤奋、成本合理的工程师队伍

不过,由于发展阶段的原因,中国制造目前很多是处在工业2.0状态,基础比较弱;产能过剩是制造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且对传统渠道的依赖过大;在前三十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有太多的体制红利,从而对精细管理和匠人精神重视不够。

在通往智能制造的道路上,通过对国内众多国内领先企业转型之路的观察,我们认为“旺盛的企业家精神加有效的员工利益分配机制并结合吸收西方科学管理体系”是中国企业转型成功的保障因素。具体的落实上,建议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应该迅速打好企业转型的基础,同时获取消费者和产品洞察来支持后续转型,具体而言就是重新梳理现有的研发、供应链和财务人事管理,通过ERP,PLM系统的实施构建整合运营体系,掌控自我,支持转型;构建流程标准、数据标准以及相应的管制体系;通过智能的产品,或者全渠道营销,或者上下游生态链体系去获取客户和产品的洞察

第二阶段需要结合客户和产品洞察,整合其他数据资源,构建企业自己的大数据体系。在这个大数据体系的指导下,按照以消费者为中心、个性化、柔性化、大规模定制等原则重新构建自己的研发、客服、生产、供应链和物流等体系。

第三阶段可以基于智能产品平台、全渠道平台、大数据体系来实现生态链的或者跨界的创新,并且强化后台整合运营体系,支持企业的全球化扩张。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以智能制造为目标的转型之旅,绝非仅仅是购买一套软件,改造一套生产装置,增加多少机器人能完成的。而是一场全流程、端到端的转型和变革。

互联网时代和工业时代最大的区别在于,此前产品决定消费者取向的商业模型完全被颠覆了,取而代之的是消费者需求决定产品生产,这令一整条生态链(研发、生产、产品、渠道、销售、客户管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用“坚硬”和“流程化”来形容2.0时代的工业制造业,那么在智能制造时代,工业制造是柔性的。它依然以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为基础,但在此之外,它又被赋予了柔性化、定制化、可视化、低碳化的新特性。

传统企业向工业4.0和智能制造转型的道路上,需要深刻理解这个时代。在中国制造2025的纲要指引下,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为世界级的龙头企业,从而使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真正变成制造强国,我们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副总裁-工业及政府行业总经理

徐习明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2025年十大趋势

对来年的预测假设市场变化将由唐纳德•特朗普主导。但全球经济不太可能仅仅围绕美国运转。

致命疾病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

人畜共患病原体很可能是上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我们能在下一次之前更好地阻止他们吗?

为什么其他人都会对债券收益率上升感到恐慌?

在美国,它们是乐观主义的信号,而我则喜欢英镑走弱。

格陵兰首相表示,格陵兰希望独立,而不是成为美国人或丹麦人

穆特•埃格德愿意继续与美国合作,但拒绝了唐纳德•特朗普购买北极岛屿的企图。

安德鲁•斯莱德,英国金融时报记者,1963-2025年

这位才华横溢但谦逊的新闻编辑在英国《金融时报》新闻编辑部广受敬佩。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1月11日

您对本周的全球重大新闻了解如何?来做个小测试吧!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