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特别策划

杨琪:智能交通产业机遇与挑战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会议,我们很高兴看到国内的很多投资人注意到智能交通领域。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三个内容,一是智能交通领域的政策和标准化的情况。二是国家级项目的近期安排。三是产业发展的展望。

在交通领域政策法规里面,包括一些标准主要是两个层次,一是法律法规,交通涉及的领域很广,除了我们所说的,从行政上来说,除了四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路还涉及到公安部所管的公安交通,主要是针对于城市的交通控制以及交通安全方面。现在我们有一些法律,比如像《公路法》《道路安全法》,还有一些由国家或者交通主管部门发布的一些法规,多半都是以管理规定或者条例的方式出现的。比如我们现在有的涉及运输方面的,包括有道路运输条例,旅客运输和场站管理,还包括货运,这里面更多的是危险品的运输。还包括机动车的维修,包括前期大家热烈讨论的出租车的驾驶和从业人员资格的认定的规定,包括机动车驾驶员的培训等等。

除了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庞大的体系就是标准规范。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工程规范。在目前来说,涉及智能交通的工程规范不是特别多,也没有专门的,大部分的都是以道路、设施设备的土木建设为主。其中有一些是捎带着,比如高速公路的设计规范就要求高速公路必须要有通信、监控、收费这三大智能交通系统。所有的工程规范都是强制性的,所有的工程都要按照这个来执行。

还有一部分内容是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技术法规。这个技术法规也是针对于具体的建设和行业来的,这部分也是必须执行的。目前来说涉及智能交通领域有几点:一是我们针对于高速公路有一系列的监控、收费,比公路规范更细一些的技术法规。包括应急救援方面的。二是涉及的部分,还有长途运输的部分。大家可能也知道,所有的长途客运车辆必须安装GPS和相关监测设备,这些设备是实时传递给省一级和交通运输部一级的数据管理中心,对所有的车辆进行监控。目前来说还有一个涉及全国联网的停车收费的。这些都是由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技术法规和规定。

再往下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智能交通领域涉及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答部分是推荐性的,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但很多交通项目都是政府投资的,政府在做招标的时候,一般是只要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都要求它的设计包括投标人具有的资格,全部是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来的。还有一部分是一般的产品的标,实际上有一部分可能就是完全推荐性的。

在标准领域,全世界来说大家的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我们看到的图是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的标准化组织。大家可以看到TC ITS,这是我们中国的专门有一个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对于智能运输系统做相关国家的标准。国际上像ISO也有专门的智能运输系统标准技术委员会,还有ITU也是专门涉及到这方面的。除了国家和世界的标准化组织,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标准化组织也是非常的有影响力的。比如Idec IEEE(音译37:32)它是一个通信的标准化组织,像手机移动蜂窝网的标准是它制定出来的,全世界的大的通信厂商也是按照这个执行的。通信这块也设计了包括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的标准化工作组,在里面也起到了它的作用。

这是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的情况。在里面分为基础标准、服务标准、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最为关键的,包括交通与紧急事件管理、运输智能化、电子支付、合作系统,车辆安全辅助驾驶,以及一系列的产品标准和工程标准,现在已经发布的国家标准是有80多项,行业标准30多项。在车联网领域,中国、美国、日本和欧盟在这个领域竞争得很强。实际上在后面是跟着市场和产业的竞争,我们这里不详细讲了。

下面和大家简单的回顾一下综合交通运输系统,里面主要是智能运输系统和安全技术。在“十一五”“十二五”以及“十三五”未来的趋势。

“十一五”国家科技部,当时智能运输系统提出时间不长,当时主要以研发为主,因为智能运输系统就是技术推动市场发展的一条途径。所以,开始的时候更多是技术研发。当时设的包括一些综合交通运输网、公交系统、交通控制体系,当时还没有太提到交通信息的服务,更多是提到交通信息的采集。因为那个时候不管从城市道路,还是乡村的这种运输,整个信息采集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那个时候可能更多的提的是信息采集技术,以及相关的交通安全内容。另外把新概念的车辆,那个时候不太有我们现在听得比较多的自动驾驶,当时更多是概念型的。所以,这几个领域是它的重点。

实际上到“十二五”,这是我国科技部主持的智能交通和安全专题。有技术的研发,试点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这个时候整个体系脉络还是一样的,基本上差别不是太大,但实际上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是不一样的。大家也可以看到,公交优先还在里面,包括我们的能耗和排放的监控,面向公众的综合的服务,在这个地方,大家可以看到,智能汽车的技术,包括环境感知、预警和辅助驾驶,以及多功能一体化的车载终端在这个时候提出来的,还提到人车路协同智能化交通管理和控制安全,刚才我提到长途营运客运车的监控体系就是在“十二五”期间建立起来的。

在“十三五”,我们的综合运输和智能交通领域有几点,综合运输包括一些枢纽,包括网络和信息服务,还有物流。智能交通主要提了城市和智慧公路,但我在后面会详细的介绍一些重点的点以及交通安全。实际上交通安全一直是智能交通的重点。

这是在世界上的情况。国内应该说是和国际上,从智能交通的发展来说一直有差距,但我觉得我国也在慢慢的赶上来。

大家看到最新的世界智能交通系统大会,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看一下,每年10月份左右会在不同的国家去举办,可能今年是亚洲、美洲和欧洲这几个都轮流去办。应该说是所有的热点最突出的。我们看过过去的第21届的热点叫做:移动互联交通+自动驾驶,用到的支撑技术包括新一代通信技术、能源管理,更多针对于电动车、协同式智能交通和新型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这是一个综合运输国家的综合布局,包括系统集成和新的技术开发,和一些集成示范。

下面我讲一下未来“十三五”期间智能交通发展的总趋势。

1.交通系统运行态势精确感知和智能化的调控

现在很多提到大数据,除了计算机专业做大数据的处理平台以外,各个领域的大数据应该都是非常有特点的。我这张图列出了目前在交通领域我们能拿到的很多的数据。比如说像手机通信数据,现在我们交通运输部在做的一件事情,原来为了采集高速公路上的车流的情况,实际上都在路上要埋车辆检测器,现在通过手机数据和后台分析就能基本得出交通流的情况。这种方式是一些新的方式。比如我们在做交通规划的时候,可能有一半的钱都是放在交通调查上。我要去调查这些人群住在什么地方,每天通行的需求是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有了手机的数据以后,实际上这些调查很多都可以不做了,完全可以通过手机的数据分解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在和中移动一直合作做这件事情。包括一些停车数据,比如说很多在闹市区找不到地方停车;比如还有收费数据,这些都是我们对交通运行态势进行精确分析的来源;还有公交刷卡数据;RFID电子标签,以后在全国所有的车上都会装电子车牌,这是数据的分析。

2.载运工具智能与人车路协同控制

原来只是运载人的东西,现在电子化和智能化的进程非常快,人、车、路有一个协同的问题。现在的汽车电子包括车载通讯单元都用了很多,我们看业界以后的发展趋势是智能一体化的终端。现在车上装很多,比如导航的,电子部停车收费的,可能车窗上会贴,也会贴一个RFID的标签。现在在高速路上有的在推,通过收音机可以给你下发文字的信息。以后肯定是一个一体的东西。人、车、路的沟通、交通今后也是一个趋势。

还有我们现在做的大规模的移动互联的交通预测和评价的技术也在做。这个说实话还是挺有难度的。因为你预测肯定是有不准的时候,你要预测不准发布出来,不发布没人说你,你要发了不准,肯定是大家会有意见。但这块作为学术上的研究,实际上是可以有的。

3.基于移动互联的综合交通智能化服务

首先我们提的车联网的概念,实际上不是很明确的概念,个人理解不同。我们在这个领域里,目前来说国家在做的一个大的动作,就是公安部牵头在做的车辆电子车牌。前段时间国家标准已经征求意见了。所有的车现在都有车牌,现在推行电子车牌,所有车都会装一个RFID的标签,作为车牌的另外一种存在的形式,现在正在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全国所有的车都装上这样一个电子车牌以后,先不说个人隐私的问题,因为车在外面跑,本来车牌就不是一个隐私的东西。但包括我们的车辆行驶的路径,如果我在路上都能读到的话,车的行驶路径和相关的信息都能采集到,这种情况下,我们这个平台上可以做的事情都有很多。套牌车以后就没法弄了。比如两个车同时在不同的地方出现一个车牌,很容易就抓到你。车辆远程信息服务,这在很多的车厂都有自己相关的体系。动安全,现在很多新的车上都有避碰。比如你旁边有车你要拐弯,它提醒你。在国外一些比较大的车上和国内的车上,在今后你要拐弯,旁边有车,今后就自动让你拐不了,这是一种主动安全,但这种主动安全要经过非常长时间的测试以后才能用。智能服务,周围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可以查到,众包模式。还有综合服务,信息共享、跨行业支付,避暑我们现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可以刷公交卡,以后完全可以用微信或者其他的方式支付。这在技术上没有问题,更多的可能是在集团的利益上。比如我有存的钱,存在那里是一笔沉淀资金,这个时候不是技术上的问题造成的。但我觉得总的跨行业的支付一定是大的趋势。

4.交通系统控制全局最优化

在最初的时候,北京用的红绿灯的控制系统都是国外进口的。国外进口会带来很多麻烦。一是它的数据你直接取不出来了,二是那个模型你要改,因为我们有行人,因为和国外的模式不一样,这时候你要修改就没有后续的支持。我们很高兴的看到经过十年、二十年的努力,基本上国内的交通控制系统,目前业内最大的就是海信,它是做这方面最厉害的。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定时段定红绿配时的,更多应该是从交通量的需求出发做实时的控制。目前来说我们看到国内这种并不是很多,包括北京有的宣称是这样,但实际上没有做到。

5.智能物流网络与物流系统高效运行

这个我们一个是对全程物流的服务,在这个领域互联网+物流,实际上有很多APP,比如说配货的APP,我空车找货、货找空车的APP在使用。但那天我看了一个统计,可能有好几百个。但实际上我觉得都没有成规模,可能也和当时我们的出租车约车软件一样,可能需要一个资本或者一个强有力的推动以后能够整合在一起。我们看到这块有的地方其实做得挺好的,就是把这个APP和小额贷款,因为货车运货的时候有时候会有一些小额贷款包括押运,这两种结合在一起做得非常好的也有,大家投资可以关注这个领域。

6.主动式交通安全保障与交通应急联动

这是我们在国外很多的汽车厂商大力做的。这个目前来说不会很快的运用,但我们预测应该在未来三到五年有大的发展,就是主动式交通安全保障与交通应急联动,它就是通过车上装一些传感设备,探测到路上有人或者障碍物,其他车辆的情况,反过来控制车。我们在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些汽车厂商,大的像google这样的互联网厂商在做自动驾驶,实际上在汽车生产厂商的圈里,它都是有这种看法的。他们认为比如我做一个软件,我很容易做升级,不好用的我可以不停的每天升级都可以。但是对于像这样的自动驾驶的领域是一点都不能出错的。所以,它这个想法,他们的观点完全自动驾驶,那可能是要十年以后才能真正投入到商业的大范围的应用。但目前来说,更多的可能就是主动式安全保障。因为这些车做实验没有问题,但真正大规模的用的话,汽车厂商觉得安全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非常严格的测试才能保证能够上市场。所以,他们的这种想法,你们做互联网的这种公司,反正软件不行就升级,但你要真出了交通事故人就死了,不能升级成活人。但我们觉得这可能是真正的一条路。

我们发现汽车厂商开始逐渐向互联网+的方式转变,比如有的汽车厂就不靠卖车,就靠车辆的租赁。他们实际上在这个领域,第一,车是它自己的,第二,它有雄厚的资金和资本做。传统的产业和互联网相关产业结合起来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

我们整个体系都少不了的,从前期国家推动,先有国家标准,现在大概60%的道路上都装了ETC的产品,也推动了一大批国家自己的产业和相关产品的出台。国外的一些芯片生产商也按照我们国家的标准来做相关的芯片。这是合作式的以主动安全为标准的设备,这是欧洲的一个,从今年起欧洲大的车厂已经在车上,更多的是从高端车开始装相应的设备。它预计是到2034年,相当于过了20年就达到80%。这是一个趋势了,前面讲过了,这里不说了。

发展路径的启示。

肯定是企业主导。目前来说,投资风向,如果重视智能交通就可以很快的推动它的发展。国内政府是全力支持智能交通的发展。标准先行是全国范围内推这个技术的基础。技术推动,因为它本身就属于高技术的产业。

最后,我想说的是创新求突破,合作赢未来。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2025年十大趋势

对来年的预测假设市场变化将由唐纳德•特朗普主导。但全球经济不太可能仅仅围绕美国运转。

致命疾病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

人畜共患病原体很可能是上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我们能在下一次之前更好地阻止他们吗?

为什么其他人都会对债券收益率上升感到恐慌?

在美国,它们是乐观主义的信号,而我则喜欢英镑走弱。

格陵兰首相表示,格陵兰希望独立,而不是成为美国人或丹麦人

穆特•埃格德愿意继续与美国合作,但拒绝了唐纳德•特朗普购买北极岛屿的企图。

安德鲁•斯莱德,英国金融时报记者,1963-2025年

这位才华横溢但谦逊的新闻编辑在英国《金融时报》新闻编辑部广受敬佩。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1月11日

您对本周的全球重大新闻了解如何?来做个小测试吧!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